①压印
定义:
薄钢板表面所呈现的一定深度的凹坑为压印,有周期性,多少不一,缺陷处颜色较亮。压印为连续退火机组的常见缺陷。
成因:
⑴ 生产过程中各辅助辊(张力辊、压紧辊、转向辊、夹送辊、矫直辊等)粘上铁屑、污垢后造成;
⑵ 炉内转向辊结瘤造成带钢表面压印;
⑶ 铁屑、异物掉入钢板垛内。
预防措施:
⑴ 将机组的辊系进行封闭,防止异物掉入辊系;
⑵ 辊系安装刮刀,在产生压印时投入刮刀将异物清除;
⑶ 炉内的露点和氧含量保持在标准范围内,防止炉辊结瘤;
⑷ 按规定定期检查带钢表面,当发现有压印缺陷,首先根据周期长度判定哪类辊子产生,然后再进行处理。
处理方法:
压印缺陷不得超过标准规定的深度和范围,否则应判为改判品或者让步品。
②浪型
定义:
钢板(带)外形沿轧制方向呈高低起伏弯曲,形如波浪,俗称波浪,浪形多在带钢的头部及尾部,严重时分布在带钢全长,像海带状,按宽度方向分类,浪形可出现在带钢的边部或中部,出现在带钢中间的称为中间浪,出现在带钢两边的称为双边浪,出现在一侧的称为单边浪,出现在边、中之间的称为二号浪。
成因:
总的原因是不均匀变形引起的:
⑴ 轧制压力过大,轧辊凸度小,冷却不当,弯辊调整不当,产生双边浪;
⑵ 轧制压力过小,轧辊凸度大,正弯曲过多,负弯曲过小,冷却不当,中间变形大,产生中间浪;
⑶ 单边压力大或轧辊的温度不均,工作辊水平未调整好,来料厚度不均或镰刀弯,产生单边浪;
⑷ 轧辊温度不均,局部过热,乳化液(平整液)喷嘴堵塞产生二号浪;
⑸ 轧制品种、规格安排不合理,轧辊过度磨损,使板形不良;
⑹ 原料板形不良,头尾部无张力情况下产生浪形。
预防措施
⑴ 减少轧制压力或增加前后张力,合理控制辊型,将工作辊中间部分乳化液流量减少,增大正弯辊,可消除二边浪;
⑵ 减少轧制压力或将乳化液(平整液)加大,来料厚度均匀以改善单边浪;
⑶ 增加轧制压力,加大中部乳化液(平整液)流量,减少正弯辊或增大负弯辊,可改善中间浪;
⑷ 加大有浪形部位的乳化液流量,检查乳化液(平整液)喷嘴是否堵塞,可改善二号浪;
⑸ 按规定程序轧钢,定期换辊;
⑹ 磨削好工作辊辊型。
处理方法:
未超出相应标准要求的边浪和中间浪,其产品可判为合格品;对整卷出现的超标边浪和中间浪,可根据其超出标准的严重程度将其判为让步产品或利用品。